Blog 264 : 移英自煮 One Little Room 在Nottingham 帶來溫暖人心的香港味道

Blog 264 : 移英自煮 One Little Room 在Nottingham 帶來溫暖人心的香港味道

當離開故土,移居新地方,有人選擇嘗試全新領域,也有人守護著最初的夢想。在英格蘭中部的諾丁漢(Nottingham),一家小小的咖啡館裡,飄散著東方美食特有的香氣,牆上貼滿泛黃的牛津字典書頁,這是香港移民Eddie將故鄉記憶移植到異國的溫柔嘗試。
「其實最初並沒有打算開店。」Eddie攪拌著手中的咖啡,窗外的英倫陽光灑在木質桌面上,我和Eddie在他那小小的咖啡店前,享受著午後的悠閒時光。兩年前,他和太太帶著三歲和六歲的孩子來到英國,與大多數新移民一樣,只想著如何安穩。曾經在香港經營過數家咖啡館的他,本已準備將這段經歷封存。
轉機出現在某個尋常的午後,Eddie和太太在諾丁漢街頭尋找一杯好咖啡時,偶然得知這家小店正在轉讓。「聊著聊著就接手了,」他笑著說。命運有時就是這樣奇妙,總在不經意間將人引回最初的熱情。
翻開Eddie的菜單,七成菜色都是從香港帶來的味覺記憶。招牌冬蔭功意粉、蝦子麵、紅咖哩牛坑腩拌飯,每一道都承載著故土的煙火氣味。「本地人也會嘗試,但點單的大多是香港人。」這些融合菜式成為離散者的味覺慰藉,而Eddie特別製作的咖哩湯包,更讓異鄉遊子能把這份溫暖帶回家中。
最令人驚豔的是那面「書紙牆」— 用舊牛津字典內頁拼貼而成的牆面藝術。「文字也是影像」,曾是攝影師的Eddie解釋。這面牆延續了他在香港第一家店的設計概念,那些被時代遺忘的字典頁面,在異國的咖啡館裡獲得新生。
「我們現在兩個人加起來的工時,還少於在香港時一個人的工作時間。」Eddie的咖啡館早上十點開門,下午四點收工,週一和周二休息。這樣的節奏在香港簡直是天方夜譚,卻是英國小鎮的生活常態。
沒有了香港鋪租的高壓,Eddie學會了放慢腳步。本地客人從不催單,香港熟客也理解這種節奏。在這個寧靜的「鄉下地方」,Eddie找到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。
咖啡館成了連接香港移民的驛站,從倫敦、曼城專程趕來的舊客,帶著各自的故事在此交會。本地人則好奇地詢問關於香港的點滴,這些對話讓咖啡館成為文化交流的小窗口。
當被問及會否一直經營下去時,Eddie給了典型的創作者回答:「我本身是定不下來的人。」從攝影師到咖啡師,從傳媒人到烹飪書作者,他的人生軌跡總是充滿驚喜。但此刻,這間飄著港式香氣的咖啡館,正溫暖著無數異鄉人的胃與心。
下次若你來到諾丁漢,不妨循著咖啡香找到這家小店。點一份隱藏菜單上的大菜糕或腰果糊,聽Eddie講述更多關於味道、記憶與歸屬的故事。在這個全球化與文化交融的時代,一家小店也能成為文化遷徙的鮮明註腳。
No Comments

Post A Comment

Enquiry
Appointment